最新文章

品牌行銷

組織策略

國際化

前進大陸

創新創業

專家專欄

電子報訂閱

悅、代表近悅遠來,智、代表智慧;悅智代表一群知識愛好者的結合,更代表著因為運用智慧與經驗,幫助顧客成長而雀躍不已。 Atelligent是A和Intelligent的組合,代表卓越且足智多謀的專業服務,擁有最具趨勢性及權威性的知識,也代表著專業與智慧的多重內涵。

組織策略─領導需要的決斷能力和決策品質(下)

悅智全球顧問創辦人暨首席顧問 黃河明


做對決斷是領導者根本之要務


以研究領導聞名全球的管理學者華倫‧班尼斯在他於2007年出版的著作中強調:「作對決斷是領導人的根本要務,決斷做得好,其他重要的事情便不多;決斷做得不好,其他事情便無關緊要。」從他十多年的研究中他發現企業或組織領導者最重要的三種決策分別是用人、策略和危機處理。不論是政府或大企業的領導者,把這三項決策做對做好,基本上就成功一大半了。中國兵法家孫武協助吳王建立了一時的霸業,特別注重情資研判、審時度勢。他雖是兵法家,但是特別重視民心向背,不主張窮兵黷武。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上策,領導者若能學習他的慎謀能斷、深謀遠慮,必有所獲。

學習發問,才真正掌握決斷的「學問」

很多人說;官大學問大,官位大的領導者「學問」確實要比其他人大,請不要誤解我也是菁英統治的信徒。我這邊講的「學問」是動詞,指的不是領導者已經具備的學問(名詞),而是他願意不停地發問以達到學習的目的,領導者藉發問而學習的努力過程和成效通常比一般人偉大。一般人面對的問題至多可能獨立判斷,或者請教專家就可解決。大型組織領導者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往往內部意見分歧,難以整合,更要好的「學習發問」的功夫。學習發問不但要打破官僚體系的禁忌,集思廣益、不恥下問。更重要的是真正要問出關鍵的答案,問出關鍵的答案的道理在於問的對象和方法:如果說領導者的學問就在「學(習發)問」之中,就我的觀察真是再正確不過的真理。

有些領導者雖然會不停地請教別人,卻未必能做對的決斷,這種情形往往是問錯人或者考慮的觀點不夠周全,有時卻又考慮太多而失去獨立判斷的決心。在問錯人而失敗的例子中最有名的要屬美國總統甘迺迪總統在豬羅灣事件犯下的大錯,甘迺迪總統雖然十分聰明而具領導魅力,但是在豬羅灣事件中他太聽信情治單位的幕僚,貿然下令支持古巴流亡的反共游擊隊由豬羅灣登陸,不幸全軍覆沒,而且引起全球輿論對美國的撻伐。這個基於錯誤的估算和判斷所引致的危機讓他深感愧疚。後來他痛下決心改正自己的錯誤,對於複雜的決策不再依賴少數親信,在古巴飛彈危機來臨時,甘迺迪下達官僚體系的最下層,取得未經篩選的真實資料。讓他在處理危機時交出漂亮的成績,甘迺迪知錯能改,成為傑出的美國總統。

情境劇本規劃(Scenario Planning)

為了應付現在世界瞬息萬變的環境,許多領導者放棄中長期策略規劃的傳統做法,改以多本劇本的情境規劃來因應突如其來的改變。類似軍事上的沙盤推演,規劃者要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境,針對不同的劇本想好對策。情境規劃由於會面對許多自己組織重未有過的狀況,特別需要一些外部專家協助,沙盤推演也需要借助組織外的知識。

擔任一個大型組織的領導者,雖然有日理萬機、時間切割,事情永遠處理不完的煩惱。但是,只要學會做對決斷,其他的事情就會顯得不再重要。

本文同步刊載於《台大校友雙月刊》

◎ 相關文章:
從歐美二次衰退危機探討企業之轉型
為了因應時局變動,企業應及早規劃轉型策略,企業轉型階段的經營概念,強調以核心機能為基礎,再透過掃描環境、啟動變革、行動學習、轉型創新四個步驟達成良好的轉型,把握本身的核...
高階人才培訓--讓人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才已經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在競爭激烈的資本市場,企業要求生存、求發展,除了擁有資金、設備以外,更需依靠專業人才為公司保留不斷創新的競爭力。當人才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時...
組織策略 - 客服事業的策略定位與挑戰(下)
策略定位的改變,需要充分的溝通。產品事業單位必須了解客服事業被企業賦予的責任與目標,並協調發展雙贏的策略,落實在日常的業務互動;客服事業內部人員必須了解事業目標的優先順...
未雨綢繆的策略規劃
有的企業達到巔峰之後,表現卻急速下滑,原因常是因為企業在錯的地方著力,在不可能成功的地方拚命努力,所以才事倍功半,結果不如預期。 也就是企業原來所熟知的市場已經不存...
組織策略 - 做對策略規劃的3 步驟(下)
「定位」是在做決定,更準確地說,定位是在做取捨,且多半是捨比取的多。簡言之,策略規劃其實是在決定「不做什麼」,比決定「要作什麼」更重要。不論公司大小,資源總是有限的,在...